日前,中国烹饪协会与上海连锁经营协会在上海大厦联合举办“餐饮智能化管理现场会”,会上传出消息,由餐饮企业智能化管理专家李春蕾自主研发的“餐厅智慧厨房配餐及送餐管理系统V1.0”已在全国11省市86家连锁门店完成部署并稳定运行。系统上线半年来,试点企业人力成本平均下降14%,食材损耗率下降2.2个百分点,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5%,为我国餐饮行业破解“高成本、低效率”痛点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这一技术成果的诞生,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中国烹饪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首破5万亿元,但人力成本同比上升12%,食材损耗率普遍在10%~15%之间,传统人工管理下的净利润率持续下滑。面对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与难以提升的服务效率,越来越多餐饮企业意识到,唯有借助智能化手段重构餐饮企业管理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据悉,深耕餐饮企业智能化管理领域近10年的李春蕾,是北京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的创始人。长期扎根餐饮行业一线的他,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有着深刻认知。他回忆道:“在一次与餐饮门店负责人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因订单错配导致的食材浪费,一天就损失上千元。餐厅人工处理订单不仅效率低,高峰期的错单、漏单还会直接影响顾客体验。” 面对这些行业问题,李春蕾决心加大前沿技术与餐饮管理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为餐饮行业转型贡献力量。
为寻求破局之道,李春蕾开启了长达 3 个月的深度调研。他走访 10 多个城市的 60 余家餐饮企业,深入后厨与厨师、服务员、店长交流,最终梳理出100余个管理痛点。基于此,李春蕾创新性提出“全流程数据贯通” 理念,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自主研发出覆盖订单管理、智能配餐、厨房监控、送餐调度全流程的“餐厅智慧厨房配餐及送餐管理系统V1.0”。
李春蕾的这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在多家品牌门店得到验证。其中,赛达全国连锁快餐品牌高峰期订单响应时间从15分钟压缩到5分钟;小米茶饮连锁品牌单店月均食材损耗率由8.3%降至6.1%,每月节省6万元;老船长中型中餐厅后厨食品安全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老娃子连锁火锅品牌人力成本降低14%,翻台率提高18%,顾客满意度升至96%。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评价,“该系统为我国餐饮企业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李春蕾表示:“未来,我将新增预制菜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厨房能耗监控功能管理技术的开发,让更多餐饮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能享受到智能化管理的红利。” (文/赵淼琦)